诗词大全

《别威德寺》

三宿城隈寺,轻齎类老禅。
暂来真偶尔,适去更翛然。
笑别留春坞,行寻下濑船。
此身犹断梗,飘泊且随缘。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别威德寺》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威德寺,我在城隈的寺庙住了三天,带着简单的行李像是一位年老的禅师。来此只是暂时的,像是碰巧来到这里。现在要离开,更是如此轻松自在。微笑着告别了留下的春天之坞,继续前行寻找下濑的船。我身上的束缚已经解脱,漂泊的生活将随缘而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威德寺的场景和心境。诗人在城隈的寺庙住了三天,而这段时间只是他暂时停留的一个偶然。当他要离开时,他感到轻松自在,没有任何牵挂。他微笑着告别留下的春天之坞,继续前行,寻找下濑的船。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解脱了束缚,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了随遇而安的态度。

赏析:
《别威德寺》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离别的态度。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离开威德寺的场景,通过对行李的描写,暗示了诗人的禅修者身份,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态度。离开的决定是暂时的,诗人像是碰巧来到这里,没有留下太多感情的牵绊。他离开时的心态轻松自在,这种心境通过诗中的字句和句式的安排得到了体现,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诗人用微笑告别留下的春天之坞,这里可以理解为离开过去的美好时光和舒适环境。他并不执着于过去,而是选择继续前行,寻找下一个目的地。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追求的态度。诗人提到自己身上的束缚已经解脱,飘泊且随缘,表达了对自由、随遇而安的向往。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流露出作者对世俗束缚的超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情感,通过对离别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和豁达。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自在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离开束缚,追求自由的美好。

  • 《韩宗彦寺丞通判邓州》

    往岁陪祠泰坛下,始一相见如相知。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语胜前时。便嗟陈事日侵汨,虽欲数面曾无期。忽闻兵吏已迎候,马有行色车将脂。贺君有意事清简,太守亦鄙寻常为。骐骥步骤岂局促,凤皇羽翼多威仪。汉家近亲不复有,召父旧闻於今隳。隳由狂者生利害,曾未略究民间宜。

  • 《上林春慢》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 《送张殿丞吉甫知资阳》

    单骑欲之蜀,彩衣初过秦。王乔凫是舄,陶令酒名巾。灞上愁逢雪,褎中喜见春。两川风物美,不似走京尘。

  • 《不赴拾遗召》

    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 《避地》

    久欲为僧避世喧,况当寰海正飞翻。五台自有天台院,处处流通玄妙门。

  • 《句》

    静夜无云惟自照,凤凰飞入合欢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