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
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
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
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别乡旧》是宋代文人陈师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数次告别故乡,时间渐长达满岁。虽然没有鱼口的厄运,也只能勉强挤过雁门的狭窄之路。虽然牙齿已脱落,但心志依然坚定,秋天的清风让我自怜悲伤。平日里在郡城中涉猎文学,邓禹曾三次被任命为官。

诗意:
《别乡旧》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陈师道离开故乡的情景以及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他几次离别故乡,时间已过去了很多年,他不得不面对中年时光的过去。尽管他没有经历过严峻的困境,但他仍然感到生活的压力和挤压。他的年龄逐渐增长,体力衰退,但他的心志仍然坚定,他对自己的人生和境遇感到悲伤。这首诗还提及了邓禹,一个在郡城中饱读诗书的文学爱好者,他曾三次被任命为官,这或许是对他的赞美和羡慕之情。

赏析:
《别乡旧》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思考。通过描绘自己的离别和中年的困顿,作者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和对生活的矛盾情绪。诗中的"齿脱心犹壮"一句,展现了作者对自身身体衰老的接受和内心的坚韧。秋天的清风被用来象征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最后提及的邓禹则增加了诗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对知识和官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递出对光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古艳诗》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 《赞护教》

    以南权正,无心应物。威德标宗,不可轻忽。

  •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 《心迹》

    心迹清虚绝点尘,更无俗虑得相亲。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

  • 《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他时瓜镜知何用,吴越风光满御筵。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