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阑干面面棂,红尘飞不到斯亭。
避人幽鸟入深竹,恋钓游鱼弄翠萍。
天阔倒涵秋水碧,墙低不碍远山青。
翛然独占闲中趣,一枕荷风午睡醒。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秉国池亭》是宋代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池亭景色为主题,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自在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曲曲阑干面面棂,
红尘飞不到斯亭。
避人幽鸟入深竹,
恋钓游鱼弄翠萍。
天阔倒涵秋水碧,
墙低不碍远山青。
翛然独占闲中趣,
一枕荷风午睡醒。
诗词的诗意是在描绘池亭的景色和诗人在其中的闲适生活。诗词的第一句描述了阑干的形态曲曲弯弯、面面有格,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的池亭环境。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红尘飞不到这座池亭,展现了一个宁静隐逸的环境。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避人深竹中的幽鸟和游鱼,表现了自然的美妙景色。第五句描绘了天空广阔,倒映着碧绿的秋水,给人以宽广开阔之感。第六句则表达了墙低不妨碍远山的青翠,给人以开放和自由的感觉。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独自享受闲适生活的情趣,午后在荷风中小憩,醒来时心境愉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池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生活情趣,展现了一种宁静自在、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表达了对纷扰尘世的回避,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体验到诗人追求宁静的心境,也能够引发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大唐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却指容颜非我相,自言空色是吾真。深殿虔心随宝辇,广庭徐步引金轮。古来贵重缘亲近,狂客惭为侍从臣。
东浦菰蒲合,南庄桑柘繁。潮生无断港,寺废有颓垣。籴米寻山步,移舟泊水村。野人多旧识,相对两无言。
高居称君子,潇洒四无邻。丞相栋梁久,使君桃李新。凝情看丽句,驻步想清尘。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
不梦清淮鬓欲凋,因君行色意飘飘。铁头船子旧游处,三尺霜鳞镜面跳。
巍巍新庙,穆穆真皇。德符二圣,仁洽万方。联典咸秩,鸿笠用彰。威灵如在,时思不忘。
平日多奇节,中间似富公。天从庐墓请,人说救荒功。辛苦培邦本,雍容遏乱锋。文传遗奏切,更过子囊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