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退日身轻,身轻心转清。
山空流水上,海静寸灯明。
朝市谁留住,林泉自不得。
筠溪惭丐士,流荡过平生。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病愈二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作者病愈后的身心状态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退日身轻,
病痛随着痊愈而消退,
身体轻盈了起来。
身轻心转清。
身体的轻盈让内心变得清明明亮。
山空流水上,
山岳空旷,水流不息。
海静寸灯明。
大海平静,寸许的灯火依然明亮。
朝市谁留住,
繁忙的朝市中,谁会停下来留住我?
林泉自不得。
我无法停留在山林和泉水之间。
筠溪惭丐士,
我自愧不如筠溪的贫穷隐士,
流荡过平生。
我一生都在流荡中度过。
这首诗词通过对病愈后的身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在病愈之后,作者感到身体轻盈,内心也变得清明。他观察到山岳空旷、水流不息,大海平静而灯火明亮,这些景象在病愈后显得更加清晰和美好。
然而,尽管他病愈,他仍感到在繁忙的朝市中无法留住他人的目光,无法停留在山林和泉水之间。他以筠溪的贫穷隐士为比,自愧不如。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流离失所、追求宁静和自由的情感。
苏辙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自身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生流转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苏辙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思,也反映了他在宋代政治斗争中的辛酸经历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结庐野田中,其高足以觇。坐卧劣自容,巢栖未尝厌。但能风雨蔽,何惜茅蓬苫。终当收刈毕,寂寞惭山店。
萧萧初对雨,滟滟急看晴。远树孤烟出,旷陂春水生。不关形役累,自作野田行。独愧龙钟者,犹敺觳觫耕。
节物岁云暮,九衢尘满袍。起我二三友,招要步林皋。仰看冥飞鸿,俯览千丈涛。石径上深窈,竹风更萧骚。杯盘自真率,更起泻浊醪。叹我会合难,慰我涉历劳。薰然乡社游,饮少意已陶。我亦寿长者,万里欣所遭。嗟哉士业艰,逝矣日月滔。古义重金石,外物真秋毫。原言共勉厉,勿负
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
拦武容台彼一时,溪乡重幸得追随。鸥前心事沧浪影,梅下吟情汗漫期。感慨中年无近别,徘徊明月有相思。殷勤劝醉阳关晓,受尽耶歈只自知。
行行金碧里,气象怳如春。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