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三日寒兼热,知是多闻力未全。
却问药王求妙剂,惭非摩诘已虚圆。
劳公强说修行渐,顾我方为病垢缠。
应是床头有新酒,欲邀佳客故留连。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病中郭尉见访》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偶然成就三日的寒热,我知道自己的见闻之力还未完全恢复。我询问医王是否有神奇的良药,但我惭愧地发现自己并不像修行者那样圆融明悟。尽管公公劝我修行会渐有所成,但我却被疾病的困扰所缠绕。或许是因为床头有新酒,我渴望邀请佳客留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在疾病中的心境和思考。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和见闻仍然有所不足,想向医王求取良药来治愈自己的病痛。然而,他同时也自觉自己并非像修行者那样完美无缺。他感到自己的修行之路仍然漫长,而病痛却不断困扰着他。他留连于床头的新酒,或许是因为希望有佳客前来作伴,以减轻病痛给他带来的痛苦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在病中的思考和心情。他通过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表达了对自己知识不足的认识和对修行的向往。他的病痛成为他心灵的困扰,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希望能邀请佳客共饮新酒,以找到一些欢愉和解脱。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辙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他在疾病中对修行和人生的思考。
逋仙解道影南斜,二百年来蔑以加。别有脱胎诗一句,自从梅后更无花。
门标杨氏阙,家有汉皇书。射策淹前志,鸣榔省旧居。仙山人罕到,幽境画难如。云窦开宾馆,芝田足岁储。修词穷五际,为学慕三馀。努力文明代,翘翘托乘车。
藤枝既老解纵横,禅老因何解道情。识取个中无把捉,眼前瓦砾是瑶琼。
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夸。楼头恰称元龙卧,切勿轻嗤作酒家。
琼花堂上意茫然,志士忠臣泪彻泉。赖有使君知义者,人方欲杀我犹怜。
久擅龙门质,孤竦峄阳名。齐娥初发弄,赵女正调声。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