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病中诗十五首·罢灸》。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身佛说将何喻,
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
休将火艾灸浮云。
中文译文:
在我病中,佛陀讲述了什么寓意呢?
转瞬即逝的变化和消亡,怎能不被听闻?
请不要以为我对精神净化一无所知而嘲笑我,
也请不要将火和艾草灸疗等同于虚幻的云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病中对于人生和存在的思考。他提到佛陀讲述的寓意,可能是指佛陀的教诲,关于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本质。白居易认为人生的变迁和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变化的真相是应当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的。他同时表达了对于一些人对他的轻视和嘲笑的反驳,认为他并不无知,不应将他用火艾灸治疗病痛的举动看作是对虚幻、无实际效果的事物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病痛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以批判的口吻回应了那些不理解他的选择的人们。他强调了人生的变化和消亡的必然性,传达了对于人们对于病痛治疗方式的误解和偏见的反思。诗中的"火艾灸浮云"一句,表明作者并不将灸疗看作是一种虚幻或无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对于病痛的积极应对方式。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和病痛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他人误解的回应,凸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
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行循古塘步,步入青林间。不见荷篠人,但与二子言。非干海风引,意足我自还。古来剡溪上,兴尽明月天。亦有好事人,稽山回酒船。兹游虽不逢,赖古多此贤。作诗解严郑,相视各欣然。
香草何时号水仙,翠翘罗袜步蹁跹。风标宜作梅花伴,不入离骚亦偶然。
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清声殊啁呼,所蓄每陋逼。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
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偶亡塞马宁非福?太察渊鱼恐不祥。每与诸儿论今古,常思百世业耕桑。危机正在黄金印,笑杀初心缪激昂。
罗浮元不是罗浮,自是道家古蓬丘。弱水只知断舟楫,葛仙夜偷来惠州。罗浮山高七万丈,下视日月地上流。黄金为桥接银汉,翠琳作阙横琼楼。不知何人汗脚迹,触忤清虚涴寒碧。天遣山鬼绝凡客,化金为铁琼为石。至今石楼人莫登,铁桥不见空有名。玉匙金龠牢锁扃,但见山高水冷冷。
白璧黄金杀五侯,只堪挥斥不堪留。柳风梧月窗前草,此兴江河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