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来失却睡瞢腾,坐此萧条昔未曾。
倾耳有声疑堕叶,委心无物似枯僧。
风回别院闻鸡唱,尘落空梁见鼠登。
数尽残更谁是伴,半窗寒雨一檠灯。
陆容(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请大臣往迎,容谏止之。迁浙江右参政,所至有绩。后以忤权贵罢归,卒。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病故后,其子陆伸,字安甫,汇列其书目,并以新得者,再总为经、史、子、集,合为若干卷。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这首诗词是陆容的《病中无寐用陆放翁韵》,让我为您分析一下。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愁来失却睡瞢腾,
坐此萧条昔未曾。
倾耳有声疑堕叶,
委心无物似枯僧。
风回别院闻鸡唱,
尘落空梁见鼠登。
数尽残更谁是伴,
半窗寒雨一檠灯。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病中失眠的心境和对悲苦生活的感叹。以下是对诗意的分析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愁苦不堪的状态,他因为忧虑而无法入睡,形容自己在床上翻来覆去。"瞢腾"是形容翻滚、乱动的动作,用来描绘作者在床上失眠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萧条境况的感叹。他坐在这里,心情凄凉,与过去完全不同。"昔未曾"表示与过去的对比,暗示作者曾经过着快乐的日子,与现在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句中的"倾耳有声疑堕叶"是在形容作者侧耳倾听,仿佛能听到叶子落地的声音。这句诗通过倾听周围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孤寂。
第五、六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荒凉。他听到风吹回别院,夜晚听到鸡鸣,寓意着孤独和离别。尘落空梁,鼠登空梁,揭示了房屋的破旧和荒废,生活的困顿。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寂寞的思考。"数尽残更谁是伴"意味着日夜的交替,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不禁思考自己的寂寞境遇,不知道还有谁能陪伴自己度过这漫长的时光。最后一句以"半窗寒雨一檠灯"作为结束,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寒冷、潮湿的画面,寓意着作者孤独无助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病中失眠的景象和对孤独、困苦生活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无奈。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中透露出一种颓废和萧条的氛围,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相逢海上不须归,两鸟天教一处飞。何必盘中为子所,苟堪钓处是吾矶。主人合让泉边屋,吟友来敲月下扉。闻道山阳曾好隐,此回休道孟光非。
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夜宿驿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亦知数出妨将息,不可端居守寂寥。病即药窗眠尽日,兴来酒席坐通宵。贤人易狎须勤饮,姹女难禁莫慢烧。张道士输白道士,一杯沆瀣便逍遥。
浮云散尽月孤明,月裹仙人影更清。忆昔相逢不相识,如今同坐复同行。
巢山避世纷,身隐万重云。半谷传樵响,中林过鹿群。虫锼叶成篆,风蹙水生纹。不蹋溪桥路,僊凡自此分。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