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巷秋舂远,禅房夕磬深。
饥蚊常绕鬓,暗鼠忽鸣琴。
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
时成洛下咏,却似越人吟。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病中夜坐》
村巷秋舂远,
禅房夕磬深。
饥蚊常绕鬓,
暗鼠忽鸣琴。
薄薄寒相中,
棱棱瘦不禁。
时成洛下咏,
却似越人吟。
中文译文:
远离村巷的秋天,
夜晚禅房的磬声深远。
饥饿的蚊虫常在我鬓边飞舞,
暗暗的老鼠突然鸣响琴弦。
薄薄的寒意弥漫其中,
瘦弱的身躯难以忍受。
在洛阳的时候咏唱,
却像是越地的人在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题目为《病中夜坐》。诗人以病中夜晚的静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场景。
诗中描述了村巷的秋天景色,远离尘嚣的地方。夜晚的禅房里,磬声回荡,寂静而深远,给人一种沉思和超脱尘俗的感觉。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病痛和困苦。饥饿的蚊虫不断围绕在他的鬓边,暗暗的老鼠又突然鸣响琴弦,这些细微而痛苦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他身体的虚弱和孤寂。
诗人用"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病中的状况,身体的消瘦和无法忍受的寒冷。他的身体状况与洛阳的时光形成了对比,洛阳是一个繁华的地方,而此刻的他却如同越地的人在吟唱,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病中的凄凉和孤寂,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虚无的感慨。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坐来真个好相宜,深注唇儿浅画眉。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浴妃池。
竹迳裹茅茨,荒烟晚未炊。氄禽争灌木,吠犬守巴篱。涉世终於拙,归田已自迟。老亲头白尽,眠烟话吾私。
晚泊金山驿,风生玉宇秋。荒苔蚀佳句,乔木惜名流。鼠穴飞泉入,蛛丝积雨收。何须叹人物,华屋与山丘。
青青棕榈树,散叶如车轮。拥蘀交紫髯,岁剥岂非仁。用以覆雕舆,何惮克厥身。今植公侯第,爱惜知几春。完之固不长,只与荠本均。幸当敕园吏,披割见日新。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亲。
吴刚夜入文寒产,生擒老兔出秋月。嫦娥泣雨蟾影孤,灵药不春玉杵歇。桂花凝豪拔苍绿,蜀毕缠金缕湘竹。紫兰蕊笑春风愁,莲花仙冠随簪玉。松腴点漆光照眸,藤肪捣雪滑欲流。乐毅小帖排银钧,天马历埤无九州。梦中忘笔那有花,古锥尽地飞龙蛇。觉来寻锥亦无处,但见鸟足留平沙。
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浮舠背淮服,盘马入秦关。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