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病中杂兴》

不羡云霄欲网罗,百年人物总相磨。
死如归耳生如寄,造物从今奈我何。

作者介绍

高登(?~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浦(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钦宗靖康初与陈东等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童贯等六贼。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举进士,廷对时力陈时政缺失,试官忌其直,调富川县主簿。八年,召赴都堂审察,又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秦桧恶其讥己,授静江府古县令。古县爲桧父旧治,郡守胡舜陟讽爲桧父建祠,拒不应,遂诬以事入静江狱,会舜陟死而免。十四年,爲潮州归善令,因所出秋试题触怒秦桧,编管容州。十八年卒。着有《东溪集》,已佚。今传明嘉靖林希元重编本《东溪先生集》,仅上下两卷,已非其旧。事见《晦庵集》卷七九《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祠记》、《东溪集》附录《东溪先生言行录》,《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高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东溪集》(据林希元重编本)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东溪集》(简称小集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病中杂兴》是宋代诗人高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羡云霄欲网罗,
百年人物总相磨。
死如归耳生如寄,
造物从今奈我何。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高登在病痛中的感慨和思考。他不羡慕那些欲图名利的人们,因为他们都必然会经历百年的光阴,最终化为尘土。他将死亡看作是回归的归宿,而生命则像是寄居一般短暂而虚幻。面对造物主的安排,作者感到无奈,不知道自己将如何应对。

赏析:
《病中杂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首两句“不羡云霄欲网罗,百年人物总相磨。”表达了作者不嫉妒那些追逐权势和名利的人,因为他们最终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摧残,都会化为尘土。这种对世俗之物的淡然态度,显示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超脱和对人生的审慎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死如归耳生如寄,造物从今奈我何。”展示了作者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作者认为死亡是归宿,是回归本源的一种状态,而生命则像是暂时寄居在世间的一种存在。这种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在病痛中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接受。

最后一句“造物从今奈我何。”表达了作者对造物主(上天、命运等)的无奈和无法预料的感叹。作者无法改变或掌控自己的命运,面对造物主的安排,他感到困惑和无措。

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与反思。作者通过对功名利禄的超脱、对死亡和生命的看待,以及对造物主的无奈,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俗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具有哲理性质,引发人们对生死、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

  • 《沁园春(乙卯初度和程都大韵)》

    雪山有缘,白首重来,信不偶然。怅怆凄未洗,平戎何策,英灵不绝,赖蜀多贤。耆旧二三,甲兵百万,力障狂澜回巨川。秋声静,共巍楼把酒,自足筹边。何人为我笺天。焉用此客星留井躔。正柴桑栗里,稻肥蟹健,松江笠泽,莼美鲈鲜。百计求闲,一归未得,便得归闲能几年。持公赋,

  • 《送客归登净远亭二首》

    池冰动处水生澜,未觉今朝抵死寒。便恐雪销难再得,不辞鞋湿数来看。

  • 《四明徐汇阳庄太峰余泰灵秋尽先后言别》

    相逢多别酒,归路欲何之。江水曹娥庙,湖山贺监祠。乡愁兼雨重,旅望入秋悲。倘忆江东侣,论文复几时。

  • 《挽葛知录母二首》

    人间盛事古难并,结发相看两寿宁。彤管忽成贤母傅,紫霄独耀老人星。

  • 《念奴娇》

    晴风丽日,算东君、坼遍梅心桃萼。独有名花开殿后,一笑嫣然如昨。黄袂层肤,霞冠高拥,多态春才觉。雨巾风帽,故人来趁花约。好是罗绮添春,香风环坐,半醉金钗落。老去心情难似旧,手捻花枝为乐。麝馥萦愁,妆花凝恨,莫惜金荷酌。酒阑花睡,梦魂重到京洛。

  • 《碧波亭》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