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沙回望岸南头,叠叠层层雪积稠。
民社一同犹是寄,故应羁迹此生浮。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泊曹家沙》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泊曹家沙
行驶在沙漠之中,回望着南岸的景象,
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积满了厚重的雪。
民众和社会团体仍然一同寄居在这里,
因为过去的经历使我注定要漂泊此生。
中文译文:
停泊在曹家沙之滩,
望着南岸而来回顾过去;
沙丘重叠层层积雪,
民众和社团同在此,
旧痕使我继续漂泊。
诗意解析:
《泊曹家沙》以沙漠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情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行驶在沙漠之中,回望着南岸,沙丘上积满了厚重的雪,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沧桑。诗中提到民众和社会团体一同寄居在这里,意味着人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漂泊者,彼此相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认同,认为过去的经历注定了他要漂泊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沙漠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漂泊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融入其中。雪积稠的沙丘和漂泊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常。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
漫游踪迹成浮家,一身四海惊年华。不禁草木竞时节,忽见霜干排新花。晓云生寒日未透,南枝半肥北枝瘦。就中一枝最先发,浪蕊浮花敢居右。山翁涉世如狼胡,功名日远凌霜须。与花同是江南客,一笑为解东阳臞。吟哦绕树正百匝,未放零落空残株。春风杂花尽明媚,此君风味悬知无。
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烘暖花无经日蕊,涨深水过去年痕。迷行每问樵夫路,投宿时敲竹寺门。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郊坰数椽屋,兄弟隐相依。谁鼓沧江棹,来寻白阪扉。水香絺叶长,村冷杏花稀。自喜能留客,开轩有翠微。
极目云天意已舒,迎人草树绿扶疏。望中孤塔松江近,便有小船来卖鱼。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