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卜算子》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
试上累累丘垅看,谁是强梁者。
水浸浅深帘,山压高低瓦。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去声归来也。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卜算子》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珠玉被当作泥沙,山谷被用来计量牛马。试着登上层层的丘垅观望,看看谁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水浸过浅深的窗帘,山压在不同高低的瓦片上。山水在早晨笑着问候人们,老人早早地走了,声音却回来了。

诗意:
《卜算子》以景物和意象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诗人通过描绘珠玉被当作泥沙,山谷被用来计量牛马等图景,暗示了人们对财富和权势的追求。然而,诗人通过描述水浸窗帘、山压瓦片等景象,表达了人生的艰难和压力。最后,诗人以山水笑问和老人的离去,暗示了人生中的变化和离别。

赏析:
《卜算子》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诗中的景物和意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珠玉被当作泥沙,山谷被用来计量牛马,表达了人们对物质财富和权势的过度追求,暗示了人生的虚幻和空灵。水浸窗帘、山压瓦片,则表达了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最后,诗人通过山水的笑问和老人的离去,呈现了人生中的变化和离别,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景物和意象的描绘,展示了辛弃疾深刻的人生观和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洞察力。这首诗词在宋代以及后世的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 《过僧房》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 《送彭应期下鄱阳》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 《偈颂一百零九首》

    祖翁阃域,扑地掀天。亲切一回打透,不妨垂手入廛。

  • 《赠吴生》

    露下瑶簪湿,云生石室寒。星坛鸾鹤舞,丹灶虎龙蟠。

  • 《邻舍横逆》

    茫茫薄俗沸蚊蛆,礼义全无一点余。只得杜门对贤圣,专来教子读诗书。千般横直休干己,一切是非无问渠。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

  • 《为徐太初友人陈府判赋梅居饯行》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负逋花今几度。那知别有姑射居,众谓孤山未必如。夙昔名传尤愿见,渴想此仙难觌面。朋来满口誉风神,俨若眼底逢佳人。枝间独具先天易,惟有太初心默识。雅游拟问古航船。索笑相亲须有缘。閒中积岁玩风月,虐甚祁寒饮霜雪。此往春浮雨露香,归来万玉争辉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