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卜算子》

续续露蛩鸣,索索风梧语。
瘦骨从来不奈秋,一夜秋如许。
簟冷卷风漪,髻滑抛云缕。
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

作者介绍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卢祖皋的生平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

作品评述

《卜算子》是宋代卢祖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续续露蛩鸣,
索索风梧语。
瘦骨从来不奈秋,
一夜秋如许。
簟冷卷风漪,
髻滑抛云缕。
展转无人共此情,
画角吹残雨。

诗意:
《卜算子》描绘了一个寂寥秋夜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对秋天的深情和对孤寂命运的思索。诗中展示了秋夜中的各种声音和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诗人通过形容虫鸣和风声,以及冷凉的气息,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凄凉的夜晚。诗中的"续续露蛩鸣"和"索索风梧语"描绘了夜晚中的虫鸣声和风声,增添了诗意的凄凉和寂寥感。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瘦骨从来不奈秋"表达了对自己孤独命运的无奈。"瘦骨"一词暗示了诗人身体的消瘦,也象征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力。然而,诗人又以"一夜秋如许"来描述秋夜的美丽,显示了他对秋天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处倾诉的心情。诗人在寂寥的夜晚,面对着自己的心境和命运,无人可与其分享内心的苦闷,只能通过笔触来抒发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命运的思考和对秋天的深情之情。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示了自己的独立和坚韧。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感受。

  • 《瑞鹧鸪(瑞香)》

    东风冷落旧梅台。犹喜山花拂面开。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于仲文》

    读书无见处,与不读书同。勿谓儿年小,能知孝与忠。

  • 《漫兴九首》

    向人开口便言閒,每一题诗便说山。请俸坐曹食梁肉,又闻满考转官班。

  • 《赞天童觉和尚》

    乌顶雪眉,云踪鹤态。貌出正偏,见非向背。芙蓉月照兮太白峰高,丹凤翔空兮琼林玉碎。觌面分明,两彩一赛。

  • 《新上头》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平生食肉吾无相,雨甲烟苗足慰贫。几日山行更无此,况堪拈米恶于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