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卜算子》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
行过西冷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
花下铺毡把一杯,缓饮春风影。
西冷桥在孤山之西,水沈亭在孤山北,亭废。

作者介绍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卜算子》是宋代姜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升到海面上,云彩沉重;
海鸥飞离吴地的波浪,远去了。
经过西冷,有一枝竹子,
竹林深处是一个宁静的人家。
又看见水沉亭,
抬头望去,景色令人悲伤。
花下铺着毡子,放着一杯酒,
慢慢地品味着春风的气息。
西冷桥在孤山的西边,
水沉亭在孤山的北面,
亭子已经废弃了。

诗意:
《卜算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废弃的建筑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忧伤和怀旧之情。诗中的月亮、云彩、海鸥和波浪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氛围。西冷和水沉亭是具体的地名,它们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回忆,而如今却已废弃和荒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品味着春风的温暖,却也因为景色的凄凉而感到悲伤。

赏析:
《卜算子》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废弃的建筑物,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忧伤。诗人通过西冷和水沉亭这两个地名的选择,将诗情带入了具体的时空背景,增强了诗词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诗中的花毡和饮酒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求。尽管面对废弃和荒凉,诗人仍然从细微的事物中寻找到一丝温暖和安慰,通过缓慢地品味春风的气息,暗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词虽然表达了一种忧伤和孤寂的情感,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细致入微的感受,给人以一种清新、凄美的感觉。同时,诗人对废弃的建筑物的描写,也寄托了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使诗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 《刘子高赠王明善依韵以和》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 《和张少卿丈再到洛阳》

    当年曾任青春客,今日重来白雪翁。今日当年已一世,几多兴替在其中。

  •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 《诉衷情》

    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 《临江仙(杜安人生日)》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