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晴晖展画屏,绿槐古樾两娉婷。
却嫌一带无情竹,只放金华半段青。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伯兄新楼十首》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色晴晖展画屏,
绿槐古樾两娉婷。
却嫌一带无情竹,
只放金华半段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楼的景象。野外的景色明媚,像一幅展开的屏风,绿槐树和古老的山川都显得婉约而美丽。然而,诗人却对楼边的竹子不以为然,只表扬了一片金华(指楼的一部分)的青翠。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楼外的景色,通过对比来突出诗人对金华的喜爱。第一句描述了野外景色明净晴朗,仿佛一幅展开的画屏。第二句描绘了绿槐和古樾的美丽,绿槐树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代表了婉约和高洁。第三句中的“一带无情竹”表明诗人对楼边的竹子并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竹子给人一种刚硬和无情的感觉,与楼的婉约之美形成了对比。最后一句中的“金华”指的是楼的一部分,这里的“半段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楼的一部分绿意的赞美,进一步凸显了楼的美丽和与竹子的对比。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新楼景色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对比的手法凸显了楼的美丽和与竹子的对立,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感知能力。
下笔非能不自休,清谈不足第三流。梦中读易疑神动,醉里吟诗想鬼愁。飞鹘岂徒惊燕雀,骑驴直欲度骅骝。此君须异无人识,惭愧当年遇褚裒。
九重寒少。烟暖丰瑶草。金井碧梧雏凤矫。南极人来最老。衣冠远换裘毡。德随和气蝉连。万里同开寿域,一年三秀芝田。
世间最有诗人傲,龙马行天不爱鞿。钟鼎何如白木才,轩裳得似绿蓑衣。舍人锦好宜遭卷,谏议茶清亦取讥。近代后翁尤卓绝,客来无语袖金归。
尺书覼缕写衷诚,大面山前两日程。黄独润含岩谷味,清诗吟作涧泉声。灰心久已安枯寂,月指何劳借发明。更与草庵求扁榜,太虚底处强安名。
眼中三十年来泪,一望南云一度垂。惭愧临淮李常侍,远教形影暂相随。
皇图更统,佛运亦新。四海八蛮,咸倾化日,穷岩绝壑,共舞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