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泊皂林》

破鼓如敲板,荒营野市边。
地平天四履,月望日双圆。
徂谢悲人物,灾伤惜岁年。
吾行为何事,洛咏不成眠。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泊皂林》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泊皂林

破鼓像敲打木板一般响亮,
在野外贫穷的市边营地。
大地水平,天空四季如履平地,
月亮圆满,像太阳两倍圆明。
人们离别、悲伤,为时光逝去的人物,
灾难伤害,怜惜岁月的流逝。
我行走在何方,无法寻觅洛阳诗篇,
悠扬的歌声无法入眠。

诗意和赏析:
《泊皂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方回内心的思绪和感受。诗中描绘了一个贫穷的市边营地,破鼓的声音像敲打木板一般响亮。通过地平线和天空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宇宙的秩序和时间的流转,月亮圆满,象征着美好和圆满的事物。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离别和感伤,对灾难和岁月流逝的忧虑。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在洛阳找到灵感,无法创作出悠扬的洛阳诗篇,无法入眠。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忧虑。诗中的洛阳象征着文化和艺术的繁荣,诗人无法在洛阳找到创作灵感,也体现了他对自身才华与环境不和谐的无奈和困惑。整首诗词展示了方回对人生和艺术的思索,以及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的向往。

  • 《寂住阁》

    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

  •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宗师信舍法,摈落

  • 《用元韵答清卿并简蔡尉》

    貂裘半敝复来归,正坐刚肠不诡随。见说史君尝馈赆,似闻内子亦啼饥。经年一别方相遇,他日重来未有期。试问此行谁借重,梅仙青眼是新知。

  • 《丁卯新正纪怀四首》

    土润耕牛不受鞭,风和花鸟各忻然。老人独记兵戈日,自后升平五十年。

  • 《除夜立春》

    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

  • 《和道矩送客汾西村舍杏花盛置酒其下》

    田家繁杏压枝红,远胜桃夭与李农。何事偏宜闲处植,无端复向别时逢。林间暂击黄金勒,花下聊飞玛瑙钟。会待重来醉嘉树,只愁风雨不相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