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中峰午午,
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
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
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
山歌不可听。

诗意:
这首诗以泊船于昭亭山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作者在云中峰顶的午后,眺望潭上的树木,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他以大梁为故乡,长期作为客人在外漂泊,虽然贫穷,仍然留在这里,与小阮(指友人)一起清醒地面对现实。在滩上看着江中的船只,作者感到忧愁,因为船只行驶起来很困难。他相信楚地的神巫灵会保佑船只的安全。日暮时分,作者站在渡口,听着山上的歌声,但由于距离遥远,无法听清歌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昭亭山下泊船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云中峰和潭上的树木,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者通过自称“大梁客”,表达了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境遇和贫困,但他仍然选择留在这里,与友人一起面对现实。滩上江舸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船只行驶困难的忧虑,但他又表达了对神巫灵的信仰和祈求。最后,作者站在渡口听着山上歌声,虽然无法听清歌词,但这种遥远的美妙音乐给他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宁静美好的追求。

  • 《即事》

    洞口桃花满意红,生憎蜂蝶太匆匆。山禽那更来捎蝶,打着秾枝半欲空。

  • 《哀谷亭(三首)》

    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

  • 《寄李侍郎》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 《游峨眉十一首》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

    山花乱纷葩,崇兰度轻馥。谓言抱正身,何以堪众目。离披委丛萃,万物困幽独。美人寻当来,纫之佩空谷。

  • 《寄旧山隐者》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昨逢卖药客,云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