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无泊处,且住荻花林。
水沸知滩浅,烟蜂花在瓶。
呼童治茶具,有客扣柴扃。
共说山林话,休嗟两鬓星。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泊舟》是宋代诗人赵汝鐩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停船休憩在一片茂盛的荻花林中的景象,并流露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宜人的景象,诗人停船静坐在荻花丛中。他发现水面沸腾,表明水流浅滩易见。烟雾中飞舞的蜜蜂带来了花香。诗人呼唤仆童来准备煮茶的器具,同时有客人敲打着船门。大家一起谈论山林之间的话题,但诗人却感慨自己的两鬓已经出现了星斑。
赏析:
《泊舟》通过描绘水面、荻花、烟雾和蜜蜂等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停船在荻花林中,感受到水流的浅滩,这是他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烟雾中的蜜蜂象征着花香和生命的活力,给诗中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诗人呼唤仆童治理茶具,有客人敲打船门,这表明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并不孤单,他有人与他共同分享山林的谈话。然而,最后两句“休嗟两鬓星”传递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发觉自己的两鬓已经出现了星斑,这暗示着岁月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以宁静、静谧的氛围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唤起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感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深思和对生命的思考。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鹤来松有客,苔去石无衣。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余常得寸心降。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颍川七不登,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