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乞一文,袋进而敌国富。
不是下生迟,嫌佛不肯做。
《布袋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惟一创作。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遇到人便行乞一点财富,我的布袋便进财进入敌国富饶。并不是因为前世行善太晚,诸位嫌弃佛祖不愿意施舍。
诗意:
《布袋赞》表达了一种慈悲心和善行的价值观。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向他人乞讨物质财富,而他的布袋却能获得更多的财富,甚至进入敌国富饶之地。诗人通过这种描述来探讨人们对于物质追求的态度,以及行善的重要性。他强调了善行的力量,暗示只要我们心怀慈悲和行善,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成就。
赏析:
《布袋赞》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诗人借助布袋和乞讨的形象,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行善的价值。乞讨的行为象征着对外界的索取,而布袋的进财则象征着行善所带来的回报。布袋作为一个传统的佛教形象,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佛教教义中的慈悲和智慧。诗中的布袋不仅仅能带来物质财富,还能进入敌国富饶之地,这进一步强调了行善的力量和回报的丰富性。
诗人通过描述乞讨者和布袋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心怀慈悲、行善积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成就。这种观念与佛教的教义相契合,强调了善行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布袋赞》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邃的思想,表达了行善积德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心怀慈悲,通过行善来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象征性的意象,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发人们对善行和回报的思考。
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天上有星宁免客,人间无地可埋忧。车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鸣鴞岂易求。莫就离鸿寄归思,离鸿身世更悠悠。
咸驻目于垂螺,将应声而曳茧。岂无本事,愿吐妍辞。答眄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未满飞鹣之愿,已成别鹄之悲。折荷柄而愁缕无穷,翦鲛绡而泪珠难贯。因成绝唱,少相清欢。遣情随杯酒滴郎心。不忍重开翡翠衾。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歌罢舞停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鹤骨何能尔,龙姿或果然。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界纸书堪使,敲针钓最便。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吾昔与汝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壁立千峰峻,淙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鸰原。离阔星难聚,秋深露易繁。因君下南楚,书此寄乡园。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