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降依,昭假左右。
露露所沾,罔不在宥。
译文:
《补乐府十篇·帝少昊氏之乐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帝少昊氏的乐歌,它是一首神圣而庄重的歌曲。歌者以虔诚之心迎接神明的降临,神灵的存在似乎在左右昭示着。每一滴露水都被视为神明的抚慰,没有一点不在神佑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雄奇的语言,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之情和对神灵的顺从。诗中描述的帝少昊氏的乐歌,将人与神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歌者敬畏神明,认为神灵的存在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连一滴露水都被视为神的恩赐。
在这首诗词中,作者通过凝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刻画了人类与神明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神圣事物的崇敬。诗中的"昭假左右"表明神明的存在无处不在,与人类息息相关。而"露露所沾,罔不在宥"则强调了神佑之力贯穿于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微小的露水也承载着神灵的祝福。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精确的语言,传达了对神明的虔诚敬畏之情,以及人与神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神圣事物的敬畏与崇高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帝少昊氏的赞颂和对他们的乐歌的推崇。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