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如游龙,萃如山崇。
来临来止,惕然有颙。
《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像游龙一样翩翩起舞,像山峰一样聚集崇高。
它来临,又离去,使人心生敬畏。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古代的乐曲,名为《帝有熊氏之乐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表达了这个乐曲的魅力和威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帝有熊氏之乐歌》的描绘,展现了这首乐曲的独特风采和庄严气息。首先,诗人运用了两个比喻,将乐曲的形态和气势形象地展现出来。他将舞蹈的形态比作游龙,表达了舞者在乐曲中翩翩起舞的优雅姿态;将乐曲的声音和氛围比作山峰的聚集,强调了乐曲的庄严和崇高。整首诗通过这些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乐曲独特的美感。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乐曲的来临和离去,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乐曲的来临使人们惊叹并心生敬畏,乐曲的离去又使人们惋惜不已。这种转折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感,使读者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使读者能够共鸣并进一步体会到乐曲的魅力。
总的来说,《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写和转折的语言表达,展现了古代乐曲的庄严和美感。通过对乐曲的赞美和自己感受的表达,诗人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了乐曲所带来的独特情感和艺术享受。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茫然不辨身何处,犹喜东南见塔灯。
手劚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翠鬟聊著小诗缠。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主
银漏滴。午夜平康巷陌。双掩兽环人语寂。余香无处觅。回首旧游踪迹。绀碧染衣犹湿。一饷沈吟谁会得。月明春店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