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印大如斗,佩剑长挂颐。
不如茅屋底,睡到日高时。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不如茅屋底》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铸印大如斗,
佩剑长挂颐。
不如茅屋底,
睡到日高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描述了官职权势与田园安逸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追求自由与宁静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先,诗中提到了铸印,暗示作者拥有高官厚禄,但将其形容为"大如斗",可能是在表达官场的繁文缛节和繁重的工作压力,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佩剑,佩剑是武士的身份象征,表示作者身处于权力的中心,但将其形容为"长挂颐",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权势的疲惫和对战争的厌倦。
然后,诗中出现了"不如茅屋底"的描述,茅屋底指的是简陋的农家小屋。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官职与田园生活的差异,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够过上简朴的生活,在茅屋底睡到太阳升得高的时候,体验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词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官职权势与田园安逸的对比,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情感。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官场生活的痛苦体验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江云薄薄弄秋晴,小小篮舆款款行。才近□光山自别,稍迂石险路方清。峭崖全是古铜色,好鸟略无京样声。林下住家图稳静,近来此处亦多争。
可怜负薪子,误有廊庙志。出门欲何之,马拙车未试。
身寄瓜牛庐,手持科斗书。尚憎驽恋栈,肯羡鹤乘车?富贵何加我,山林亦宴如。年来常去杀,不叹食无鱼。
田田东作衬柴关,湿碧吹青一望间。已许倾心常向日,尚容高卧且怀山。光风春动方崇蕙,沆瀣宵零可驻颜。要是耕耘在毛墨,图书佳客乐余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