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
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不睡》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焰短寒缸尽,
声长晓漏迟。
年衰自无睡,
不是守三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白居易在晚年时失眠的情景。他描述了焚香短暂,寒冷的瓮缸中的火焰即将熄灭,而室内的漏壶声音却长久地拖延,直至天明。白居易指出他年纪渐长,自然而然地失去了睡眠的能力,而这并不是他刻意守护自己的三尸(指中医理论中的三尸神魂)所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晚年失眠的困扰。通过对焚香和漏壶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感。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形象地展示了夜晚的漫长和孤寂,暗示着作者对时间的无尽等待。年衰自无睡的描述表明了老年带来的身体衰弱和睡眠障碍,但作者并没有将其归咎于守护三尸,而是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这首诗词流露出白居易老年时的孤独和无奈,展现了他对光阴流逝的深刻感悟。它以简洁的文字和意境,表达了人们晚年时常常面临的失眠问题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多少巫山旧家事,老来分付水东流。
[姑洗为羽]明明我后,重祭钦祠。有司肃事,式荐晨备。礼惟其称,物惟其时。神之听之,福禄来为。
金水河边柳色新,玉山馆外少沙尘。琵琶未必能愁客,鹦鹉如何错唤人?翠袖锦襜驮白马,落花飞絮斗朱轮。人间天上无多路,只隔红门别是春。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山下逢故夫,悲风生罗袂。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楼前尽是会稽竹,扫日含风若寒玉。盛夏五月天毒淫,云疏雪壁常阴阴。江中涛声日在耳,白莲紫榴开复深。此时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