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步下四望亭至东坡柳径访邠老不遇》

北下四望岭,两山中旷平。
萦纡蟠径术,迤靡分沟塍。
林间樵汲路,垄外牛羊鸣。
落景急晚舂,浅泥闻耦耕。
余红犹落落,高绿或亭亭。
柳间见衡门,欹屋尚峥嵘。
主人掩关去,春芜空复青。
论文挈儿曹,得句怀友生。
安得辋川翁,画此十幅屏。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步下四望亭至东坡柳径访邠老不遇》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下四望岭,两山中旷平。
望向北方,可以看到四望岭,两山之间是一片开阔的平地。

萦纡蟠径术,迤靡分沟塍。
曲折蜿蜒的小径,像是一种巧妙的技艺,错综复杂地分隔着沟渠和田地。

林间樵汲路,垄外牛羊鸣。
在林间,有樵夫和挑水的人走过的路,田垄外传来牛羊的叫声。

落景急晚舂,浅泥闻耦耕。
夕阳下景色逐渐暗淡,农民们匆忙地赶着晚饭,浅泥中传来耕耘的声音。

余红犹落落,高绿或亭亭。
秋天的余红依然残留,高大的绿色植物或者挺拔或者婀娜。

柳间见衡门,欹屋尚峥嵘。
在柳树丛中可以看到衡门,倾斜的房屋依然挺拔。

主人掩关去,春芜空复青。
主人已经关闭了门户,春天的花草依然茂盛。

论文挈儿曹,得句怀友生。
写论文的时候带着儿子曹,得到了一句诗句,怀念友人生。

安得辋川翁,画此十幅屏。
希望能够遇到辋川的老人,画下这十幅屏风。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水田园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艺术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

  • 《日食》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余。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自午而及申,磨盪未还初。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已谓华生世,不复睹亦乌。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前时缙绅谓,占度

  • 《舟过望亭三首》

    雨罢风回花柳晴,忽然数点打窗声。游蜂误入船窗里,飞去飞来总是情。

  •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遇我苍梧阴,忽惊会面稀。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季子黑貂敝,得无

  • 《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

    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谁堪去乡意,亲戚想天末。昨夜梦中归,烟波觉来阔。江皋见芳草,孤客心欲绝。岂讶青春来,但伤经时别。长天不可望,鸟与浮云没。

  • 《送权郡詹通判》

    镇静一如无,颁条甫月馀。来惟居传舍,去不识兵厨。健判风生笔,精祈雨洒车。丈夫何必假,行矣两轮朱。

  •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室内千灯晃,佛有何形状。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