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秋霖若决川,今春不雨旱良田。
道边老幼饥将死,云外蛟龙懒自眠。
赤日有威空射地,清江无际漫连天。
谁将民瘼牋双阙,四海皇恩不漏泉。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不雨》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雨
去年的秋天雨水如大河一般汹涌,而今年的春天却没有雨水滋润干旱的良田。路边的老人和孩子饥肠辘辘,云的彼岸,蛟龙却懒洋洋地自在地沉睡。
炎热的太阳高悬天空,威猛地射下来,大地干燥无比。清澈的江水没有尽头,无边无际地蔓延连通天空。
谁来为民间的灾难写下奏章呢?即使皇恩覆盖四海,也无法滋润干涸的泉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和困顿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连绵不绝的秋雨和今年的干旱,以及人们的饥饿和天空中蛟龙的懒散,表达了对自然的无情和社会的困境的感叹。太阳的强烈照射和无边无际的江水衬托出人们的苦难和渴望救赎的心情。诗人同时暗示了统治者对民众困苦的漠视和无动于衷。
赏析:
《不雨》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去年的丰沛雨水与今年的干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干旱的严重性。诗人通过描写老人和孩子的饥饿,以及云中的蛟龙的懒散,增强了对干旱的刻画和对困境的揭示。
诗中的太阳和江水形成了鲜明的意象,突出了干燥和渴望的主题。太阳的炽热和强烈的射线表现了干旱天气的残酷和无情,而无边无际的江水则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对救赎的期盼。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批评。诗人暗示即使皇恩覆盖四海,也无法解决民间的困苦,统治者对民众的苦难视而不见,漠视他们的需要。
整体上,《不雨》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干旱带来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同时表达了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救赎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日落千山暝,风吹一路香。燕依花色紫,莺体柳丝黄。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洪汉冲巨块,对峙束平川。屹若壁千仞,过错螺一拳。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春洲生兰苕,寒溪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未识平时活国方,只将诗句阅风光。盘空笔力今谁敌,独扫千人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