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采荔子十绝》

策杖凌晨出,携筐薄暮归。
未知故山荔,何似首阳薇。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采荔子十绝》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策杖凌晨出,
携筐薄暮归。
未知故山荔,
何似首阳薇。

中文译文:
早晨拿着拐杖出门,
傍晚背着篮子回来。
不知道故乡的荔子,
与首阳的薇草相比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诗人的生活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清晨带着拐杖出门,傍晚背着篮子回家,暗示了他采集荔子的辛勤劳作。然而,他却不知道故乡的荔子,而对首阳的薇草却有所了解。

在诗中,荔子和薇草成为了对比的对象。荔子是一种热带水果,它生长在未知的故山之中,诗人渴望品尝故山的荔子,但由于离乡背井,他对那里的情况一无所知。相比之下,首阳的薇草是他熟悉的,它可能在他所居住的地方生长,因此他对首阳薇草的形象更加熟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乡愁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荔子和薇草的对比,诗人隐喻了离故乡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渴望。这种渴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诗人的乡愁更加深刻和真实。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烘托出诗人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总之,这首《采荔子十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荔子和薇草的对比,揭示了离乡背井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渴望,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 《喜无忧求偈》

    禅不用参,道不用学,行住坐卧,是大圆觉。

  • 《西庙招辞》

    君昔兮胡不去斯,君今兮胡不来斯。文栋兮琱楣,岘山之麓兮江圻。旨酒牲兮洁肥,皓遗老兮须眉。坎击鼓兮吹箎,君勿来兮迟迟。山蜿蜿兮榕阴萎蕤,江水清夷兮无蛟与螭。君之来兮可以娱嬉,君不共安兮谁与共危。鸣玉兮衮衣,彼亦君兮一时。莽中州兮为夷,匪冢则庙兮牛羊累累。尚我

  •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谿访九丹。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 《暮秋》

    看著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 《钱塘道中望越州山》

    隔江东望越州山,七载重来喜破颜。却数故人今几在,一襟清泪湿潸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