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湿妾衣,暮霞耀妾瞩。
一叶小如瓜,去住无拘束。
兀棹歌采菱,袭袭薰风足。
芦叶映港清,捉对鸳鸯浴。
莲中有苦心,欲折手还曲。
折莲恐伤藕,藕断丝难续。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采莲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俞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露湿妾衣,
暮霞耀妾瞩。
一叶小如瓜,
去住无拘束。
兀棹歌采菱,
袭袭薰风足。
芦叶映港清,
捉对鸳鸯浴。
莲中有苦心,
欲折手还曲。
折莲恐伤藕,
藕断丝难续。
中文译文:
早晨露水湿透了我的衣裳,
傍晚霞光照耀在我的眼帘。
莲叶小得像瓜子一样,
自由地生长,没有拘束。
孤舟上唱着采莲的歌,
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足。
芦苇叶映衬着清澈的港湾,
捕捉到了一对对鸳鸯在水中嬉戏。
莲花中蕴藏着苦心,
想要采摘却又不忍弯下手。
摘取莲花怕伤害到藕的连结,
藕一旦断裂,是难以重新连接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采莲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莲花与藕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朝露和暮霞象征着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富有生命力和美好的意象。莲叶小如瓜子,形容莲叶的娇小可爱,展现了自由自在的生长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束缚。
兀棹歌采菱,袭袭薰风足,描述了作者坐在船上采莲的情景,船行于芦苇丛中,伴随着歌声,感受到微风的吹拂。港湾清澈,映衬着芦苇叶,还有在水中嬉戏的鸳鸯,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透露出作者的思考和内心的矛盾。莲花中蕴藏着苦心,表达了莲花的坚韧和不易得到的品质,也暗指作者对于追求美好的内心苦心经营。作者欲折莲花,却不忍弯下手,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破坏莲花和藕之间的连结。藕断丝难续,形容事物一旦破坏,很难重新修复。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采莲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于破坏的忧虑。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词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词的风采,传达出一种深情和内敛的意境。
朝从雪窦请,暮卷云衲轻。莫问居士病,自从他方行。吴霜点髭根,海乌随众迎。安隐彼道场,万事都忘情。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答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羽翮毛衣短,关山
巫山高,高凝烟,十二碧簪寒插天。危岩绝壁已飞动,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波冲浪激作深井,虎眼彻底一漩。长风澒涌发滟澦,恶色怒势因谁然。我欲截中流,虹梁莫得施{左虫右连}蜷。东西相远望不到,两目欲断心将穿。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
碣石衔天府,清漳解北流。星槎天上使,萧鼓驿边舟。岸柳纡行旆,州兵护彩旃。还闻元夕近,灯样自南州。
衡湘侧南二千里,清淑之气常蜿蜒。丹沙玉石气所感,融结万状非磨镌。穷源荒蹊异岱畎,不逢禹绩轻弃捐。苔封土蚀谁复问,嶙刚僵卧当市廛。龟山老叟见之喜,鸠徒辇置罗前轩。岧峣孤峰露仙滨,屹若太华青摩天。倾崖断壑坐中见,葱蒨似玉生云烟。初疑祖龙未死日,浮梁拟跨咸池渊。
云外梅阴,雨余苔晕,嫩寒初沁罗裳。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恨王孙去後,烟草茫茫。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情笺思墨犹香。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兔颖吟苦,鹴裘解尺,何意比□游梁。旧话不堪长。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