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帽轻衫亦复家,前村后陌柳初花。
不须多学舞雩兴,随分春光管领些。
《采芹亭》是宋代方蒙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以简洁的语言流露出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淡泊和享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短帽轻衫亦复家,
前村后陌柳初花。
不须多学舞雩兴,
随分春光管领些。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作者以简洁朴实的词语勾勒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他戴着短帽,身穿轻衫,平凡而又安宁地回到了家中。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在村前、路旁,垂柳初展嫩绿的花朵,使整个景色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里的“前村后陌”形容了乡村的宁静和丰富的自然景色。
接下来的两句“不须多学舞雩兴,随分春光管领些”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舞雩是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这里指的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繁琐的仪式和兴奋的娱乐活动。相反,作者主张顺其自然,静享春光的美好。他认为,春天的美景本身就足够让人心满意足,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刻意追求。
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作者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时也倡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宁静和淡泊的心态,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心态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相契合,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闲适和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彭城夜雨悲翁季,手植堂前双桂秋。竹马吾何计东阁,巾车何自乐田畴。棣华颇换椿萱树,雁影平沉橘柚洲。更忆北山移植处,钓鱼竿底玉醪篘。
岁岁春寒欲去时,麦牵蚕惹不放归。早知今晓犹差冷,未肯疏它旧裌衣。
九分才是一分春,从此看春更七旬。行世功名初发脚,出门富贵即随身。棋逢要路方高著,马得亨冲定轶尘。伏枥自怜吾久矣,傍观甘作烂柯人。
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一壑栖迟久,多生习气消。行藏无媿怍,梦觉两逍遥。倩鹤传山信,疏泉洗药苗。晚来幽兴极,乘月过溪桥。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