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
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
慢引萧娘舞袖回。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诗词:《采桑子》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中文译文:
樱桃凋谢,梨花绽放,红色和白色争相催促。
燕子归来,几处风帘轻拂窗户开启。
人生中的欢乐事情有多少,就先举起金杯痛饮。
乐器的音弦低沉悲切,慢慢引出萧娘的舞袖回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樱桃凋谢和梨花盛开,展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脆弱性。燕子归来,风帘轻拂,给人一种温暖和喜悦的感觉,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春天的到来。诗人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时,思考人生的乐事,认识到人生中的欢乐是有限的,因此选择举起金杯畅饮,暂时忘却忧伤和痛苦。最后,诗人以悲切的音调和舞袖回旋的形象,表达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回忆。
赏析:
《采桑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欢乐和短暂性的思考,展示了晏殊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樱桃的凋谢和梨花的盛开,红色和白色的对比,凸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的无常。燕子归来和风帘绣户的描写,为诗中增添了喜悦和温暖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诗人在欢乐和短暂中思考人生的意义,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伤,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最后,以悲切的音弦和舞袖回旋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怀念,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春日景色和人生哲理交融的画卷,展现了晏殊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首经典的宋代诗词之作。
黑云漆天雷破地,风卷雷射雨倾泻。喷崖倒壑恣颓荡,咫尺不可辨牛马。鸡豚已见逐高浪,禾稻应须没平野。莫言鱼鳖走堂厨,且看泥沙漫屋瓦。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北风哭夜星辰寒,竹篱敲戛鸣琅玕。老蟾瘦噤失光采,天地冻合鱼龙乾。慨然忆归几千里,长江大山交屈蟠。湘水东去注不极,我心夜夜如鸣湍。弟兄起居谅欢适,高堂彩衣翩翻翻。嗟我摧颓落苍海,两腋恨无双飞翰。远方就学何所得,数年短发才胜冠。何时拂袖得归去,春风笑满南陔兰。
桃李欲开天雨雪,二月山城无奈寒。赖尔狐裘来送质,更须樽酒放愁宽。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楼上胡笳传别怨,尊中腊酒为谁浓。行人醉出双门道,少妇愁看七里烽。今日相如轻武骑,多应朝暮客临邛。
兰釭背壁影微微,千里天涯客梦归。一夜海风声不断,晓来寒叶满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