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采石》

夜泊青山下,江空不受尘。
只看波底月,便是谪仙人。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采石》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停船在青山下的场景。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诗人自由心灵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夜晚停船在青山下,
江水宛如空无尘。
只看到月亮映波底,
仿佛遇到了谪仙人。

诗词的诗意是,夜晚,诗人停船在青山下,远离尘嚣的喧嚣和繁杂,感受大自然的宁静。江水在静谧的夜色中流淌,清澈无尘,宛如一面明镜。诗人只需要凝望江水的波底,就能看到倒映着的明月,仿佛与仙人相遇般的美妙景象。通过这种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诗词以夜晚的静谧景象为背景,通过青山和江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种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诗人通过“江空不受尘”这一形象的表达,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超脱。江水无尘,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也能超脱尘世的琐碎和烦恼,追求一种宁静和清净的境界。

最后,诗人借助“波底月”和“谪仙人”这两个意象,给人以诗意的遐想和联想。波底倒映的明月,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观,更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渴望。而“谪仙人”则是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诗人将自己比作谪仙,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烦恼的渴望。

总之,汪元量的《采石》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诗人内心追求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由、清净和高远境界的追逐,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 《蓬维那号鳌山求语》

    制断任公子钓轮,波腾岳立几千寻。曾郎梦觉方惊险,撒手悬崖死却心。

  • 《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 《赠石室朱修行两绝》

    响泉一派落天风,人在浮云柳絮中。亭午柴关犹未启,碧玲珑底拒霜红。

  • 《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 《挽俞克晦丈二首》

    忆昨陈平相,乡闾例荐延。蓬山渝奏墨,岩邑漫铨员。祠馆归求志,周行数选贤。那知终不偶,幕府遂终焉。

  • 《过神助桥亭》

    下轿浑将野店看,只惊脚底水声寒。不知竹外长江近,忽有高桅出寸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