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倚遍更消魂,春到淮南得几分。
袅袅柳枝烟雨湿,画楼残角送黄昏。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残春三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残破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阑干倚遍更消魂,
春到淮南得几分。
袅袅柳枝烟雨湿,
画楼残角送黄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残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首句“阑干倚遍更消魂”,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已经残破不堪,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作者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第二句“春到淮南得几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渴望。然而,作者也意识到春天的美好只是短暂的,无法完全拥有。
第三句“袅袅柳枝烟雨湿”,通过描绘柳枝在雨中轻轻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这里的“烟雨湿”也增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使整首诗更具诗意。
最后一句“画楼残角送黄昏”,描绘了画楼的残破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黄昏的来临。整首诗通过描绘残破景象和运用意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
出门信步作闲游,野庙村坊到处留。每伴樵夫尝半舍,更随牧竖采沿沟。
日上明我窗,月出缟我庭。朝暮得佳时,一榼醉复醒。
寒侵病骨笑支离,炉拨通红小放围。风运六花侵几席,云移万杵碎琼玑。从渠穷巷回车辙,休羡朱门点舞衣。造物想怜为学苦,分光先许到书帷。
冷落江西香火缘,岭南人少问吾传。一行水陆余千里,两岁风花仅百篇。句眼竟谁知落处,古囊长是挂闲边。獿人常试斲泥手,客里相逢喜欲颠。
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秋色不胜悲,浓霜寒入衣。蔬畦倦小摘,茅檐曝晴晖。人去歌酒歇,雁来音信稀。好客招不来,枫叶伴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