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
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参寥惠杨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居未换一根椽,
只有杨梅不值钱。
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不是老婆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的新居尚未完工的场景。他指出,尽管新居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唯独杨梅树下的杨梅却没有任何价值。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和超脱,强调了生活中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即使拥有了新居,也并不重要,而杨梅却显得无价。这里的杨梅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真正看重的东西,可能是对自由、对心灵的追求或者对艺术的热爱。诗人用杨梅这一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境界,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
在最后两句诗中,苏轼提到了金家和参寥。金家指的是当时有权势的金昌、金符兄弟,他们与苏轼有过矛盾。而参寥则是指苏轼自己。通过这两句诗,苏轼表达了对权势斗争的厌倦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他将自己与金家斗争相对比,表达了自己不追逐功名利禄的态度,将自己与参寥(老婆禅)相对照,强调了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心灵境界。
总的来说,苏轼通过《参寥惠杨梅》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和追求,并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属于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作品。
里仁巾几寂,遗懿满瞻听。济美珪璋质,流芳琬琰铭。纸灰霏似雪,卷泣洒将冰。念念存伽释,超超拔九冥。
风物凋零欲尽年,此花黑瘦固应然。暗香疏影浑无赖,为我中分亦可怜。
谁教窄路恰相篷,脉脉灵犀一点通。最恨无情芳草路,匿兰含蕙各西东。
乾道淳熙间,随牒公之邑。我闲时曳裾,公喜当折屐。过从未多时,情好已相得。功名打门催,马首遽湖北。一为卢溪留,便作弱水隔。解后五羊城,恍如不相识。初惊面颜苍,徐视髭鬓黑。款曲遍谘诹,交游半凄恻。一别十五年,种种事非昔。更著一回别,又岂胜叹息。梅雨逗谈机,槐风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