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蚕舍》

每天蚕时候,村村多闭门。
往来断亲党,啼叫禁儿孙。
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
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蚕舍》是宋代诗人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蚕丝产业的艰辛和农民的勤劳,同时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每天蚕时候,村村多闭门。
往来断亲党,啼叫禁儿孙。
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
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蚕丝养殖场景,表达了村民为了蚕丝事业而付出的辛勤劳动。诗词中提到了村村闭门,意味着蚕丝养殖需要隔离和安静的环境。蚕丝的生产是一项需要长期耐心和细致关怀的工作,所以村民们都不敢忽视,为了保证蚕的生长和蚕丝的品质,他们不计较辛劳,甚至连亲人之间的交往也因此中断。蚕丝产业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维持它的发展。

诗词的赏析体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蚕丝是当时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之一。诗词中所描绘的蚕丝养殖的细节,如兢兢业业地照料蚕室、马明祝蚕等,展现了农民们对于蚕丝事业的殷切期望和努力。他们不仅要承担艰苦的劳动,还需要细心呵护这些脆弱的生命,确保它们能够顺利发展。诗词中也提到了灯火谨朝昏,这反映出他们为了蚕丝事业的成功而日夜勤劳。

《蚕舍》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蚕丝养殖中的辛勤付出,表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现实与艰辛。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农民劳动态度的称赞,诗词传递了一种勤劳、拼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精神。

  • 《曾仲恭侍郎惠酒以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为韵谢之》

    力耕不逢年,岁暮百无有。小雨肥麦根,何时得餬口。百年倏已半,辛勤为升斗。赖古多若人,千载可尚友。

  • 《舟中即事》

    阿翁阿囝自相随,赏遍江淮春盛时。熊白同尝腊前酒,雌黄自改晓间诗。醉来忽笑天地窄,老去那能儿女悲。身後升沉各何有,到头谁黠复谁痴。

  •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芳菲亭》

    清阴夏可玩,秀色春可餐。桃李事且置,四时各有观。

  • 《古诗》

    凡人种园花,但取红紫丽。今我种园花,所乐在生意。侵晨草露湿,园林有清气。寝兴不裹首,散策绕花次。次第除繁枝,分明去浪蕊。客至旋结襟,舍柯惜馀味。新稍才过屋,弱干渐拂地。是中有深趣,欣然心自慰。

  • 《到郡后有寄》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正当返袂思乡国,却似归家见弟兄。沾泽只惭尧綍重,溯流还喜范舟轻。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

  • 《生日》

    身心着处且安便,局趣容窥井上天。指拭本来无一物,推挤不去亦三年。昔人梵志在犹未,今是庄生疑岂然。聊借令辰招近局,那知许事蛤蜊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