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司马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宣宗大中(847~858)前后在世。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沧浪峡·山下水声深》是唐代诗人司马扎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沧浪峡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译文如下:
山下水声深,
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
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
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
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
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
斯言诚所慕。
赏析:
诗的开篇写出了山下水声深的景象,配合着山色的聚合,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接着,诗人以月照秋的方式表现了景物的清冷和纯净,花名春则寓意永远不去,传达了美好永恒的意境。
作者接着以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感受。在这里,作者仿佛置身于人间与仙境之间,既与尘世相近又超脱了红尘的束缚。
然后,诗人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意味着他超越了现实,脱离了尘世的束缚,融入了自然的怀抱。作者描述自己这种境界时称“我殊惺惺者”,表达了他对于这种超脱和领悟的自豪和洒脱。
最后,诗人认为这种境界的美好是值得追求和向往的,所以说“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濯吾缨指的是洗净自己的思绪和烦恼,向往的美好境界。作者表达了对于这种心境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山水之间的对比,表现了对超脱尘世生活的渴望,并最终找到了宁静和洒脱的境界。这首诗富有意境,既有自然山水的美感,又透露出人生的哲理和追求。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逦费公瓢。幽泉细细流岩鼻,盆水弥弥涨海潮。但爱坚如湖上石,谁怜收自灶中焦。苍崖寒溜须佳荫,尚少冬青石趼苗。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儿啼不入门,敢辞身狥公。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
贯钱石八豆,充肠备粱糗。饱嬉游手儿,初不事耕耨。好衣好食街市女,汗珠滴滴田妇苦。夫耘妇饷日卓午,朝夕南山捕蟲鼠。
细雨将春上晓枝,东风吹绿到涟漪。长沟绕槛多佳处,小迳穿花无尽时。
金飚替暑,觉庭梧湘簟,凉生秋意。玉露宵零仙掌洁,云卷碧天如水。银汉波澄,蟾光练静,依约山横翠。清商佳景,笑它宋玉憔悴。堪笑利锁名缰,向蜗牛角上,所争何事。四者难并人易老,惟有修真得计。荣悴循环,功名由命,达观明深旨。桂花同赏,莫辞通夕欢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