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仓台准朝旨牒县礼请讲行荒政以疾弗果出》

溪山闲袖经纶手,畎亩能忘康济心。
霈泽自天难出位,空惭有问到云林。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仓台准朝旨牒县礼请讲行荒政以疾弗果出》是宋代钱时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仓台准朝旨牒县礼,
请讲行荒政以疾弗果出。
溪山闲袖经纶手,
畎亩能忘康济心。
霈泽自天难出位,
空惭有问到云林。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官员在仓台之上,奉旨前往县城宣讲行政政策,但由于政策的实施不力,导致荒政问题无法解决。诗人通过描绘官员的心情和境遇,表达了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担忧和对实际情况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官员在执政过程中的无奈和无力感。首句“仓台准朝旨牒县礼,请讲行荒政以疾弗果出”,直接揭示了官员奉旨前往县城宣讲行政政策,但却无法解决荒政问题的尴尬局面。这句话中的“准朝旨”和“牒县礼”表明了官员的身份和使命,而“行荒政以疾弗果出”则暗示了政策的无效和问题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两句“溪山闲袖经纶手,畎亩能忘康济心”,通过描绘官员在溪山之间,闲散自在地摆弄经纶之术,表达了官员对治理能力的自信和对康济民生的关注。这里的“溪山闲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官员在清幽的自然环境中安心从事治理工作的状态。

最后两句“霈泽自天难出位,空惭有问到云林”,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力出众的官员稀缺的遗憾和对当前官员的无能的失望。其中的“霈泽自天”指的是才德出众的人才,而“有问到云林”则意味着对这样的人才的期望。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胜任这一重任,内心充满自责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员执政困境的描绘,传达了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担忧和对实际问题的忧虑。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应有的能力和责任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一些官员的无能和治理不力的现实。

  • 《宿仪林寺》

    探幽适兴访仪林,休听春蛙说雨深。翠竹黄花新般若,青山绿水旧知音。禅盟苏晋情相契,酒恋渊明醉且斟。此去雪峰应不远,肯容杖履谩相寻。

  • 《赞三十六祖颂》

    德胜王太子,号不如密多。指山还梵志,魔群不奈何。

  • 《天仙子》

    彩笔恹恹慵赋咏。斗草闲来寻小迳。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成孤另。春又那知人欲病。洗尽残妆临晚镜。淡玉一团浆水莹。强持檀板近芳樽,云遏定。君须听。低唱月来花弄影。

  • 《雨寒寄姜尧草》

    一冬无此寒,十日不得出。闭门坐如钩,老去万感入。治游亦余事,况乃灯火毕。独怜镜湖春,一一各秀发。枝条掇芳蕤,惨悴变仓卒。凡草何足云,谁吊梅柳屈。东城有佳士,词笑最华逸。持此往问之,雨溅袍袍湿。蛮笺定送似,来时诗意涩。醉里作蛇鸦,行划倩苏十。

  • 《久雨阻西郊之游》

    忽忽春将半,冥冥雨未休。过从喧屐齿,追赏负觥筹。诗句那排闷,莺声巧唤愁。晴郊饶胜概,何日许同游。

  • 《赠戍兵》

    汉皇无事暂游汾,底事狐狸啸作群。夜指碧天占晋分,晓磨孤剑望秦云。红旌不卷风长急,画角闲吹日又曛。止竟有征须有战,洛阳何用久屯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