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曹操》

心非禅代荀文若,目识奸雄许子将。
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曹操》是宋代诗人于石所创作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非禅代荀文若,
目识奸雄许子将。
身苟未亡终篡汉,
不知何德比文王。

诗意:
这首诗词以曹操为主题,描绘了曹操的形象和事迹。诗人通过对曹操的评述,表达了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和思考。诗中提到曹操心志超越了荀文若,眼光看穿了许子将的奸诈。曹操虽然未能在世时称帝,但最终篡夺了汉朝的统治权。然而,诗人对曹操篡位的行为并不赞同,并质疑曹操与文王相比,究竟有何德行可比。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曹操的形象和历史地位。诗人通过对曹操的评价,展现了自己对权谋之士的看法和价值观。诗中的对比和疑问,凸显了诗人对曹操篡位行为的质疑和反思,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曹操的复杂态度,既对其智略和雄才表示佩服,又对其篡夺汉朝的行为保持着一定的批判和质疑。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审视,诗人呈现了自己对于政治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于伟大人物与德行的衡量标准的思索。

这首诗词在简洁明了的语言中,融合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权谋和道德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它引发了读者对于权力、道德和伟大人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上书乞祠》

    上书又乞奉祠归,梦到湖边自叩扉。此去敢辞依马磨,向来真惯拥牛衣。致身途远年龄暮,报国心存气力微。誓墓那因一怀祖,人间处处是危机。

  • 《南乡子(乌衣园)》

    醉罢黑瑶池。渺渺春云海峤归。画栋珠帘成昨梦,谁知。百姓人家几度非。相对语斜晖。肠断江城柳絮飞。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也被缁尘染素衣。

  • 《西湖绝句戏题》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应真色画难成。柳堤竹坞无穷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非鬭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

  • 《感花》

    嗟我明年是七旬,此生能见几番春。凭谁为补青天漏,放出春光处处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