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曹路分赠诗次韵一首》

古来诗律推曹氏,不数河梁与董逃。
唐季三家松最胜,建安七子植尤高。
短檠尚课儿精选,老笔真堪仆命骚。
极欲留君横槊赋,舟人苦报粤江涛。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所作,题为《曹路分赠诗次韵一首》,创作于宋代。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来诗律推曹氏,
不数河梁与董逃。
唐季三家松最胜,
建安七子植尤高。
短檠尚课儿精选,
老笔真堪仆命骚。
极欲留君横槊赋,
舟人苦报粤江涛。

诗意:
这首诗以曹路(指曹操)的诗词为主题,探讨了古代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评价标准。诗人认为,古代以来,人们一直推崇曹操的诗律,并且将他视为诗歌的典范,而很少有人提及其他诗人如河梁和董逃。在唐代,有三家诗人的作品被认为最为出色,而在建安时期,七子的作品也非常高妙。短檠是指简短的诗句,而课儿则是指精选的作品。诗人称自己的笔墨如同老者的笔,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非常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作品,以横槊(横着拿的长矛)的方式来赋诗,但他也意识到诗人如舟人般面对广阔的粤江(即珠江)激荡的波涛,苦于无法回报。

赏析:
这首诗以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和自我反思为主题,通过对曹操的赞颂和其他诗人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敬仰和对优秀作品的追求。诗人以自己的真挚感受来形容自己的笔墨,并表达了对于能够留下自己作品的渴望。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诗歌创作的困难和挑战,将自己比作舟人面对波涛的苦难,暗示了创作者在艺术道路上的坎坷和努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自身创作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个人价值的思考。

  • 《于潜道中呈元八处士》

    苕水滩行浅,潜州路渐深。参差远岫色,迢递野人心。冻涧冰难释,秋山日易阴。不知天目下,何处是云林。

  • 《和乐天春词》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赠人二首(一作赠工部郎中)》

    金炉烟里要班头,欲得归山可自由。每度报朝愁入阁,在先教示小千牛。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 《点绛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馆殿选贤知。开筵想任佳人拥,游寺应嫌俗吏随。政讶龚黄推绝席,文疑元白竖降旗。逍遥楼向闲登处,几感皇唐御制诗。

  • 《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