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草衣文殊赞》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
是真文殊,何须恁麽。
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
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草衣文殊赞》是宋代释宗顺的作品。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文殊菩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
是真文殊,何须恁麽。
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
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穿着草衣、肩膀露出的人,整个身体都被草覆盖。诗中提到这个人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表达了对文殊菩萨的崇敬和敬仰。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之神,象征着智慧和学识。

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对文殊菩萨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的人被草衣覆盖,衬托出文殊菩萨的神秘和超凡的存在。诗句中的“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强调了文殊菩萨的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七佛之师,败缺不少”,暗示了文殊菩萨是七位佛陀之一,也是佛教中的重要导师。虽然他曾经遭受失败和缺陷,但他的智慧和教诲依然是众多佛教信徒所崇尚和追随的。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文殊菩萨的虔诚崇拜之情,同时展示了文殊菩萨的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意境,让人对文殊菩萨的形象和教诲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敬仰之情。

  • 《自述》

    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

  • 《贺新郎》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嫌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

  •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临酒论深意。流光转、莺花任乱委。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 《题云湖庆安院》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閒却笑未能閒。

  • 《湖西杂感诗》

    雪晴山院景堪跻,玉树琼楼照碧溪。日暮忽惊销烁尽,百年豪富事还齐。

  •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万箱未获交偏偏,积雨不翅三日霖。发将翳处日急露,似欲霁间云复深。况当边报置邮速,讵识老儒尤世心。读君诗罢三太息,嘿不晤语行涧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