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柴舍人金霞阁》

檐前洛阳道,下听走辕声。
树荫春城绿,山明雪野晴。
云藏天外阙,日落柳问营。
缓步应多乐,壶歌咏太平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柴舍人金霞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檐前洛阳道,下听走辕声。
在柴舍人的金霞阁前,我听到了洛阳道上车辕的声音。
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站在柴舍人的金霞阁前,倾听着远处车辕的声音。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树荫春城绿,山明雪野晴。
春天的城市被树荫覆盖,一片翠绿;山明如雪,原野晴朗明亮。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城市中的树木繁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山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原野晴朗明亮,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

云藏天外阙,日落柳问营。
云彩遮挡了天外的宫阙,太阳落下,柳树向军营询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空和自然的观察。云彩遮挡了高耸入云的宫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太阳落下,柳树仿佛在向军营询问,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缓步应多乐,壶歌咏太平。
慢慢地行走,应该多一些快乐;举起酒壶歌颂太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人建议我们慢慢地行走,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同时,他举起酒壶歌颂太平,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宁静、快乐和太平的向往,展现了欧阳修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 《己亥初度(时年三十四)》

    风雨空斋诵蓼莪,今年初度客中过。人生七十寻常寿,未过还怜一半多。

  • 《役诚斋》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 《行休宁县南山中》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 《宿湘江》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