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
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楔穿。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房十事·香印》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要识分明古篆,
一槌打得完全。
烧炷旃檀牛粪,
衲僧鼻孔楔穿。
诗意:
这首诗词以禅房的香印为主题,表达了禅宗修行的一种境界和心态。诗人通过描述禅房内的一些场景,寄托了对禅修的理解和体悟。
赏析:
诗词的第一句要识分明古篆,意味着修行者需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如同辨识古篆文字一样。这里的古篆可以理解为修行的智慧和悟性。
第二句一槌打得完全,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境界的过程中,需要用一颗专注而坚定的心去打破一切妄念和杂念,达到心无旁骛的境地。
第三句烧炷旃檀牛粪,意味着修行者为了达到内心的宁静和纯净,愿意燃烧世俗的欲望和执著,如同燃烧香料和牛粪一样。
最后一句衲僧鼻孔楔穿,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通过深入内心的觉察,以至于感受到香气穿透鼻孔的境界。衲僧指代的是佛家的出家人,他们通过修行使自己的感官变得敏锐而纯净。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修的境界和修行者的心态,表达了寻求内心平静和觉醒的愿望。它通过对禅房内的景物和修行者的体验的描写,启迪人们对于内心自省和超越尘世的思考。
扁舟触热下涪忠,肩耸无人肯拍洪。诗送凉风天外至,鱼龙起舞浪化中。
邓州谁亦解丹青,画我羸骖晚出城。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强开尊酒向陵看,忆得君王旧日欢。不觉馀歌悲自断,非关艳曲转声难。
潇湘归去人,正值江南春。始愿逢拾羽,今乃见采苹。寄语柳使君,莫恨日已曛。
九四寒风似箭。威势遍行方便。射退这群魔,吉庆嘉祥得见。堪羡。堪羡。隐显晴光一片。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我名属相府,欲往不得行。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维时月魄死,冬日朝在房。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命车载之至,引坐于中堂。开怀听其说,往往副所望。孔丘殁已远,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