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房十事·蒲团》

百草头边荐得,何妨打块成团。
直下千差坐断,无心犹隔重关。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房十事·蒲团》是宋代释宗室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草头边荐得,何妨打块成团。
直下千差坐断,无心犹隔重关。

诗意:
这首诗以禅房的十个事项为题材,其中的"蒲团"是其中一件事。蒲团是指禅宗修行中用来打坐的垫子,诗中通过描绘蒲团的形状和使用方式,表达了禅修的境界和禅宗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禅修的精神内涵。诗中的"百草头边荐得,何妨打块成团"描绘了蒲团的制作过程,以百草为材料,将它们打成一块儿,形成团状。这里的"百草"可以视为禅修者的杂念和纷扰,通过打块成团的过程,暗喻禅修的目的是将杂念聚集在一起,以达到专注和平静的境界。

接着,诗中写道"直下千差坐断,无心犹隔重关"。这句话表达了禅修者打坐时的状态。"直下千差坐断"意味着禅修者通过打坐将自己意识的千丝万缕连接断开,达到超脱尘俗的境界。"无心犹隔重关"则表明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尽管与尘世隔绝,但内心仍然存在一层重重的门关,暗示了修行的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禅修的境界和修行的困难。蒲团作为禅修的象征,在诗中被巧妙地运用,以形象的方式展现了禅宗的理念,强调了内心的专注和超脱。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将禅宗思想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 《合江亭晚眺》

    倚杖钩帘两水间,晴光飞影上雕栏。帆催画鷁抟风去,雪吐铦锋作剑攒。平野烟浮迷远目,晚溪潮涨失前滩。骑鲸一往扶桑近,休问人间行路难。

  • 《和臧奎秋夜书怀》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 《虞获子鹿》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 《感皇恩 赠元舜举·尝为宋文屯田官,以善歌》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 《追欢偶作》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贴平生得事迟。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