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侵寻,衰残到今。
霜须雪发春犹浅,壑眼岩眉秋更深。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禅修者的境遇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禅修者与佛主共同寻求赞美,
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内容:老境侵寻,衰残到今。
禅人进入了老年,岁月的侵蚀使他的身体逐渐衰老残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霜须雪发春犹浅,
他的胡须已经像霜一样白了,头发像雪一样洁白。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禅人的生命依然如同初春一般年幼。
壑眼岩眉秋更深。
他的眼睛深如山壑,眉毛像岩石般坚定。尽管已经到了秋天,禅人内心的宁静和深邃却更加明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修者的外貌和生命状态,折射出禅修者内心的寂静和坚定。禅人进入了老年,身体的衰残并没有削弱他对生命的探索和追求。他的胡须和头发已经白了,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初春般的年轻和清新。禅人的眼睛深邃如山壑,眉毛坚定如岩石,表明他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内心更加坚强和平静。这首诗词展现出禅修者对于生命的洞察和超越,以及他们在追求禅悟的道路上所展现的不屈和坚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描写,表达了禅修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触动。它呈现了禅修者在面对衰老和岁月侵蚀时,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禅修者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禅修道路的坚定追求,同时也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的思考。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