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成而不立玄微,智诣而难分是非。
天空云澹泞,夜冷月依稀。
蝴蝶梦魂兮春昼飞而齐物,白鸥盟事兮夕阳卧而亡机。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禅修者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领悟。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性成而不立玄微,
智诣而难分是非。
天空云澹泞,
夜冷月依稀。
蝴蝶梦魂兮春昼飞而齐物,
白鸥盟事兮夕阳卧而亡机。
诗意:
禅人通达了人性的本质,却不迷恋于深奥玄微的境界;
智慧高深,却难以分辨善恶对错的界限。
天空广袤,云雾弥漫;
夜晚寒冷,月光若隐若现。
蝴蝶在春日的白昼飞舞,与万物和谐共生;
白鸥在夕阳下安然休憩,不为尘世之事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心境为主题,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精神境界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禅修者超越纷扰的心境和对自然界的敏感。禅人超越了个人的欲望和执着,通过悟性的觉醒,领悟到人性的真相。他们不被外在的诱惑所干扰,能够超越是非对错的界限,保持纯净的心灵。蝴蝶和白鸥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象征了禅修者心灵的自由与安宁。蝴蝶在春天的白昼中飞舞,与万物和谐共生,展示了禅修者的境界;而白鸥在夕阳下休憩,不受尘世之事的困扰,表现了禅修者超越生死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深邃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禅修者超脱尘世的心境。它表达了对人性和宇宙的思考,呼唤人们超越繁杂的世俗之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觉醒。同时,它也展示了禅修者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与自然融合的愿望。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禅宗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倚杖钩帘两水间,晴光飞影上雕栏。帆催画鷁抟风去,雪吐铦锋作剑攒。平野烟浮迷远目,晚溪潮涨失前滩。骑鲸一往扶桑近,休问人间行路难。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贴平生得事迟。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