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丘壑精神,云水陈人。
心灯不夜,道树长春。
珠胎养乎老蚌,龙雷跃於修鳞。
烂烂光辉兮明白之窟,棱棱浪级兮桃华之津。
庄严三昧,游戏诸尘。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心性追求,以及对修行的赞美。

译文:
禅修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山河景色显得宁静祥和。
内心的明灯从不熄灭,
道路如同常春的树木一样长久。
就像珍珠在老蚌中孕育成长,
龙雷跃动在修行者的身上。
光芒灿烂如明亮的宝窟,
波浪起伏如粉嫩的桃花池。
庄严的禅定中,游戏于尘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者的描绘,展示了他们与自然的融合与超脱。诗中的"丘壑精神"和"云水陈人"表达了禅修者在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的精神状态。"心灯不夜"象征着内心的觉悟和智慧永不熄灭,"道树长春"则比喻修行道路的持久和不朽。

诗中的"珠胎养乎老蚌"和"龙雷跃於修鳞"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成长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他们像珍珠一样在内心孕育,又像龙雷一样跃动,展现出无穷的潜力和力量。

诗中的"烂烂光辉兮明白之窟"和"棱棱浪级兮桃华之津"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内心光明和外在世界的美好。"庄严三昧,游戏诸尘"表达了在庄严的禅定中,禅修者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自在地游戏于世间之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修行过程的赞美。通过描绘禅修者与自然的融合、内心的明亮和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展现了禅修者的精神境界和追求,给人以美好的心灵启迪。

  • 《寄呈寿冈先生二首》

    我爱清江郡,端如屋上乌。挂冠推二老,缝掖盛诸儒。吴蜀书难得,荆蛮病益癯。飞黄去腾踏,局趣效辕驹。

  • 《永和道中怀成父》

    风帆十幅空百滩,布衾高卧宁知寒。连明风雨晓增剧,叹我山行逢路难。

  • 《题黄筌牡丹花下猫》

    红英艳云霞,绿叶足风雨。牡丹花未开,生意妙谁主。丹青强摸索,闭目想未睹。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竦然花下猫,蜂喧聒如鼓。醉眼不成睡,花气日亭午。黄生与我意,盘礴一转语。我老花无情,铅粉付儿女。

  • 《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

  • 《从驾幸晋阳诗》

    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 《和潘倅新溪七首》

    钓月亭边三两家,月明无处认芦花。忽闻鹎鵊相惊起,知有溪禽在浅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