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画者不相出脱。
转见面皮丑恶。
蜂採百华春不饥,兔饮长河夜不渴。
无事而禅,待缘而作。
一机一警谁与知,百发百中弦衔筈。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心态。

诗词通过对画家和禅修者的对比,表达了一个深刻的诗意。画家无法摆脱自己丑陋的外表,而禅修者却能超越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蜜蜂采集百花而不感到饥饿,兔子在长河中饮水却不感到口渴,这些形象都说明禅修者能够超越物质欲望,达到心灵的满足与平静。

诗词中的"无事而禅,待缘而作"表达了禅修者的心境。禅修者无需被外界的琐事所扰,静心修行,等待缘分的到来,才会有所作为。"一机一警谁与知,百发百中弦衔筈"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的超凡境界。禅修者的一举一动都准确无误,没有一丝犹豫,展示了他们在修行中的精湛技艺和内在的力量。

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者的描写,强调了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作者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心态,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沉黎四首》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官閒无一事,闭合念亲心。

  • 《送许同夫赴江宁知录》

    风棱索索许子伯,轺车督邮声赫赫。裔孙德似官亦同,独乘瑞雾开羽翮。金陵城里春色多,疑是六朝旧金碧。只宜细看後庭花,慎莫垂泪江家宅。吴醥那解醉离肠,嗟余自是思归客。荷叶开时杨梅熟,江南江北遥相忆。

  • 《霜寒辘轳体二首》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

  • 《老眼废书有叹》

    老矣书无分,居然眼有花。墨兵非死友,陆諝且生涯。雪後霜逾劲,吟边帽只斜。小儿知我懒,夜诵故諠哗。

  • 《用十梅韵签冯簿》

    人品如许高,不卑一官小。居之以廉勤,王事岂难了。

  • 《一枝花(醉中戏作)》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