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为僧{左屈右刂}剞,与世支离。
目瞳青炯炯,头发白丝丝。
劫空有句,真得无师。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万像森罗一音说,何须特地挂唇皮。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为僧{左屈右刂}剞,与世支离。
目瞳青炯炯,头发白丝丝。
劫空有句,真得无师。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万像森罗一音说,何须特地挂唇皮。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描写一位禅宗僧人,他刻苦修行、与世隔绝,但他的目光却十分炯炯有神,头发已经斑白,他深谙禅理,领悟到了劫空的真谛。他借助功德和地位,来辅助自己修行,万物皆可成为证悟的对象,在禅宗的视野中,一切都是法身,无需言语,何必挂在嘴边。

这首诗词的赏析,是在表现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境界。禅宗强调的是直接证悟,而非依据经书和教义进行推演和思考。禅宗僧人通常会离开尘世,在深山中进行苦行,以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这首诗词描写的禅宗僧人,已经脱离了尘俗的纷扰,进入了禅定境界,目光炯炯有神,头发斑白,已经达到了禅宗修行的高峰。他所表达的“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意味着在禅宗的修行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证悟的对象,一切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工具。在禅宗的视野中,人与万物之间没有界限,一切都是法身,一切都是证悟的源泉。

  • 《和韵简天则上人》

    凉风袅袅晚秋天,潮落双门缆客船。九陌黄尘蓬鬓底,一篱香露菊花边。故乡鲈鲙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不道分携成远别,几时林下细谈禅?

  • 《潭溪十咏·宴坐岩》

    青青梯树林,下荫苍鲜石。幽人宴坐时,怀抱忘其迁。不见暮樵归,寒山雨中碧。

  • 《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

    不爱征西入幕宾,只图抽得最闲身。备无崖岸胸怀白,洞见中边德行淳。但用至诚裨府主,不将高论诧时人。如今献纳须公可,若是朱云却未仁。

  • 《声声慢》

    光阴迅速,暑往寒来,俄然又报新年。物换形移,都被暗里催残。谁省人人越旧,改青春、皓发苍颜。误虚过了,似落花飞絮,逝水无边。若也回光返照,运灵枢一撞,击碎双关。耀海玄珠,煌焰接昆山。宝性因明贯体,换凡躯、养就仙丹。玉辰显,向中天游奕,物外け然。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可祖齐腰立雪,长庆坐破蒲团。一人铁壁觑要透,一人沧海沥须乾。铁壁透,沧海乾,出礼三拜依位立,卷起帘来天下宽。堪悲堪笑,何易何难。信道梅花香扑鼻,须是彻骨一番寒。

  • 《送黄竹磵》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