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
岩高释迟,木老春来缓。
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
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禅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禅修境界的赞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
岩高释迟,木老春来缓。
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
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修境界为主题,以禅宗僧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内心境界的画面。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自己求赞赏的心愿,将自己与佛主、禅修主并列,意味着他希望自己的写真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美。

接着,诗人描绘了写真中的人物形象。他说眉目十分,形容人物的容貌非常出众,精神一段,意味着内心境界高超,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人接下来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高耸的岩石和老去的树木。岩高释迟,形容岩石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静穆的感觉;木老春来缓,描绘了枯木逢春的情景,春天的到来缓慢而温和。

在古老的涧谷中,明亮的月光如同宾客一般,青山和白云作为诗人的伴侣。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加强了禅修境界的宁静和超然感。

诗的结尾,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在禅修中的心境。他说借光何处不分身,意味着诗人已经融入自然之中,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禅修的境界;刹刹尘尘谁解唤,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希望有人能够解脱尘世之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禅修境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念,展示了禅宗的哲理与禅修者的境界。

  • 《禽言四首其三山鸟》

    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 《寄龚漕六首》

    自古知心不易逢,君心还与我心同。纵令自择交成契,更有何人得似公。

  • 《钱子高挽歌二首》

    象设如平昔,升堂不见君。尚疑言笑在,忽念死生分。清论千秋雪,浮荣一片云。泉台多少路,何处复修文。

  • 《试笺》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 《龙泓洞》

    葛翁行满赤乌年,丹灶离披已绝烟,龙在此泓谁可见,路通别邑自相传。树头雷雨遗神火,岩腹莓苔带海涎。

  •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四玉龙峡》

    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