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本真,不随生灭。
霁云磨空,秋波濯月。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释正觉。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和佛像融合在一起,寻求赞美。
识得本真,不随生灭。
霁云磨空,秋波濯月。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禅修者与佛像的合一,他们共同追求赞美和超越。诗人表达了识悟真实本质的重要性,不受生死轮回的影响。诗中还描绘了清澈的云彩磨空虚幻的景象,以及秋水映照明月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视角,表达了对于本真的认识和追求。禅修者通过修行和冥想,超越了世俗的束缚,领悟到了生命的本质。他们不再受限于生死的循环,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纷扰。
诗中的"霁云磨空"描绘了明亮清澈的云彩,宛如擦拭掉尘埃般的景象,象征着禅修者通过内心的净化和觉悟,使心境清明,洞悉世间的虚妄与幻象。
"秋波濯月"则展示了秋水中倒映着明亮的月光,传递出一种清新、宁静和超脱的氛围。这里的秋波可以理解为指禅修者的内心,而濯月则暗示了禅修者通过内心的净化和觉悟,反射出了纯净无暇的真理。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表达,描绘了禅修者在修行中所追求的境界。禅人与佛像融合,意味着他们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地,超越了表象的形式,融入了宇宙的真理之中。诗词通过景象的描绘和意象的隐喻,给人一种宁静、超脱和清明的感觉,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男儿初嗜学,如日晓行天。意气无余子,诗书有夙缘。果能知此道,深欲候吾船。梦寐心常在,孤灯可不传。
此夜清光万古同,自开场屋几番逢。如今压倒诗人后,不许狂僧打夜钟。
千重二华见皇州,望尽凝岚即此楼。细雨不藏秦树色,夕阳空照渭河流。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扰扰尘中犹未已,可能疏傅独能休。
敛尽同云放日晖,寒光凛凛透重衣。扁舟清晓寻溪转,仿佛王猷访戴归。
腊近千门雪,风高一夜晴。醉余和初拥,梦破觉窗明。鼙鼓三年戍,关河万里情。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
一段江南绿。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试与问、隐君林屋。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挥白羽,跨黄犊。高情远继巢由躅。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算独有、渔舟来熟。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