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
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
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
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禅人写真求赞》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禅宗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境界和自我认知的思考。
诗词通过虚空借身,万象相随的描写,把禅宗的观念融入其中。虚空借身,意味着诗人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进入了一个超验的状态。万象相随,表示他与自然界和万物相互共生,没有界限之分。这种观念与禅宗强调的超越自我的境界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揭示了禅宗对人生认知的思考。纵横人道十成,意味着诗人在人世间经历了各种境遇和体验,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然而,点检谁知一半,表达了禅宗对于人生真相的思考。人们常常只能看到人生的一部分,而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奥妙。
诗词的后两句“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通过山水和田园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景色。青山峥嵘,白云零乱,表现出自然界的壮丽和变幻。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通过牧童和铁牛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整首诗词以禅宗的视角,通过对虚空、万象、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境界和自我认知的追求。通过山水自然的描绘,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这首诗词蕴含了禅宗哲学和禅修修行的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蟹肥鲈腯未多夸,橘绿橙黄正自嘉。左手把莼右持酒,何当共醉木犀花。
晋朝名理汉循良,胡粉宫闱紫界墙。得请仍辞史官笔,忆归重换会稽章。閒寻岳寺茶香细,盛会江楼鱠缕长。官是秋曹俱老大,异时同约棹沧浪。
花到红梅真有韵,人生白发未宜愁。只须竟就花前醉,如此风流不外学。
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照水旌旗,临风鼓吹,行遍月桥烟渡。堪笑年华今已暮。身西上、梦魂东去。一曲亭边,五云门外,犹记最花多处。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县寄莲花。已拚姓字无人识,检点封章得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