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蝉》

斜阳挂庭树,有蝉鸣树颠。
无端聒人耳,惊我闲窗眠。
吾观动物中,至清莫如蝉。
翩然蜕污浊,饱餐风露寒。
此外一无求,何苦浪喧喧。
口给只屡憎,不如且忘言。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蝉》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斜阳挂庭树,有蝉鸣树颠。
夕阳斜挂在庭院里的树上,有只蝉在树梢上鸣叫。

无端聒人耳,惊我闲窗眠。
蝉的声音突然扰乱了人的耳朵,使我在安静的窗前无法进入梦乡。

吾观动物中,至清莫如蝉。
我观察过动物,没有什么比蝉更纯净。

翩然蜕污浊,饱餐风露寒。
蝉轻巧地蜕变,除去身上的污垢,饱食冷风和露水。

此外一无求,何苦浪喧喧。
除了这些,它们没有别的欲望,为何要如此喧嚣呢。

口给只屡憎,不如且忘言。
只有呼出的声音常常让人讨厌,还不如干脆不发一言。

诗词的译文中描绘了夕阳下的一片宁静,却被蝉的鸣叫打破了。作者通过观察动物,认为蝉是最纯净的,它们通过蜕变使自己更加清洁。蝉的声音与其它动物不同,常常给人留下烦人的印象。因此,诗词中也表达了作者宁愿忘掉那些烦人的言语,享受宁静的愿望。整首诗词以描写蝉的特点和声音的影响为主题,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中的纯净和宁静的向往。

  • 《梦断》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 《驿壁偶题》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 《用黄子益韵二首》

    青衫日日困尘沙,安用浮名与世夸。已过半生真似梦,未荒三径且还家。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

  • 《郸州道中早行》

    疏帘不下纵荷香,梦破纱厨月满廊。笑尽一杯鞭马走,恍疑山色是家乡。

  • 《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