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音信断,不意在长安。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
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
莫问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长安逢故人》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长安与故人重逢的情景,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迷茫。
数年音信断,不意在长安。
长时间没有音信,没想到在长安重逢。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
马上相会已经很久,人群中想要认出你很困难。
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
在此长安,我现在官职低微而无聊,我的两鬓竟然脸红羞涩。
莫问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不要问我生活的变迁,我只想沿着河边持着渔竿。
这首诗词中透露着一种怀旧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过去友谊的思念。作者描述了自己长时间没有音信的经历,与故人在长安邂逅后的相见困难,以及自己现在的懒散和狼狈不堪的境遇。诗人没有向故人讲述自己的近况,而是表达了他对沉静生活的向往,只希望能够拿着渔竿在清静的河边度过时光。整首诗意味深长,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逢故人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长安这个古都的思索。诗人似乎在表达着一种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迷茫,对于故人的相见,诗人充满了期待和疑惑。与此同时,诗人对自己现在的状态也感到自卑和羞愧。最后,诗人展示了一种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只希望能够过上宁静的生活,不再被人事纷扰。
总的来说,《长安逢故人》是一首感伤和怀旧之情浓郁的诗词,通过描述诗人在长安与故人的重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思和对现实的迷惑,以及对过去岁月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对于友情和生活的思索和追求,令人产生共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当初北涧别,直至此庭中。何意闻鞞耳,听君枝上风。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娲石补天玻璃声,遇坎为雨离为晴。金乌玉兔旁午出,百二十官称常明。下土臣敢再拜问,谁主风催民耕。天江津河尾北见,玉井水浆参左横。胡为汤旱龟土坼,胡为尧水鱼头生。孰令赤地星丈许,吭扼雷公仍背抚。孰令河鼓塞银潢,勺水线流不轻与。孰令卷舌自张翕,孰令天鸡自飞舞。云
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